意大利“鲁迅”首秀:患上“冷漠病”又孤独至深的《冷漠的人》

天天影视小白影视资讯人气:515时间:2022-01-06 01:16:08

文 | 深夏晚晴天ZMH

在好评如潮的美剧《致命女人》第一季中,闺蜜的儿子爱上了刘玉玲饰演的Simone,隔着巨大的年龄差,两人依旧爱得火热。当时看到这一段的时候,真是直呼编剧脑洞大开,这也太狗血了吧……

然而,当我看到莫拉维亚的《冷漠的人》时,又开始感慨编剧在作家面前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。

《冷漠的人》写的是家庭的悲剧,讲的却是现代人的冷漠、迷茫与孤独。

1、米凯莱:被迫带着面具的冷漠人

在20世纪的西方文坛,加缪的《局外人》可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作品。公司小职员默尔索因杀人被指控,法庭却因他“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泣”而判定他是蓄意杀人的魔鬼。

在《局外人》中,默尔索对周遭的一切都持着冷漠的、与己无关的态度,冷漠的表面之下,却是对自由、正义和死亡等关于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的深入思考。

这样一个与人群格格不入的人物形象向来也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。实际上,早在加缪创作《局外人》之前,莫拉维亚就创作出了类似默尔索这样的人物,他就是《冷漠的人》中的米凯莱。

尽管年龄最小,但他却具有无比清醒的意识,能看穿他人的虚伪和做作,并且是唯一个个尝试对荒诞的现实进行反抗的人。

而对于母亲的闺蜜丽莎,米凯莱在受邀前往她家时,一眼就看穿丽莎在对自己进行色诱。

不过,尽管米凯莱能够清醒地看清他人的真面目和自己困顿的处境,也尝试进行一些反抗,但他毕竟还是太稚嫩了。在一群人情世故老练的人面前,他的反抗显得那么无力。究其原因,在于米凯莱的心智还并未完全成熟,容易屈服于来自环境的压力,对现实依旧抱有幻想。

米凯莱渴望被爱,渴望人与人之间能坦诚交流,他厌倦一切虚伪的把戏,却又屡屡妥协,不断配合他人演戏。他认为自己犯下“冷漠罪”,实际上,他不过是个戴着面具的冷漠人,其内心深处的真诚和热情,远甚于比他年长的任何人。

《冷漠的人》成书早于《局外人》,看过了默尔索再回头来看米凯莱,会发现两人身上存在诸多共同之处。这很难不让人怀疑,加缪所创造的默尔索形象的灵感,就是来源于《冷漠的人》中的米凯莱。

只不过,默尔索是米凯莱的成熟版,是存在主义者2.0。但考虑到莫拉维亚创作《冷漠的人》时不过才21岁,这样的年纪构思出这样的作品,已经是相当令人诧异。

2、卡尔拉:渴望新生活,却终归迷茫与空虚

莱奥看着卡尔拉长大,她身上日渐成熟的女性气息深深地吸引着莱奥的注意。私底下,他一直对她动手动脚,企图将其据为己有。卡尔拉深知莱奥的意图,却从未进行反抗。每次都是任由其将自己当成布娃娃一样玩弄。

尽管在献身之前,卡尔拉也有过怀疑与激烈的思想斗争,但如同米凯莱的稚嫩一样,卡尔拉的心智也并未成熟。最终,她成功自毁,但却并没有如其所愿迎来新生活。

卡尔拉的人生,再一次陷入到迷茫与空虚之中。

3、我们面对面地生活,但我们都倍感孤独

莫拉维亚的作品总是离不开孤独的主题,他作品中的人物都有大量细腻的心理活动,《鄙视》如是,《冷漠的人》也如是。

这种孤独感从一开始就紧紧把每个人包围,明明是一个家庭的至亲骨肉,明明是多年的朋友和情侣,但每个人之间就像有一堵看不见的墙一样,生生地把彼此割裂开来,看得见彼此的存在,但就是无法近距离靠近。每个人就像活在一个透明的密闭空间里一样,说出的话无人能,没有人能互相理解。

这一点,在卡尔拉的生日宴和米凯莱第二次前往丽莎家中表现得特别明显。

卡尔拉的生日宴上,一家人齐聚一起为卡尔拉庆生,却貌合神离,“各怀鬼胎”:

莱奥表面迎合玛丽阿格拉齐娅,暗地里却骂她是呆头鹅,一心只想在晚间上了卡尔拉;

米凯莱向莱奥争取自己的家庭利益却无人支援,屡败下风,感觉与这一切格格不入;

卡尔拉难得向他人吐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却无人能理解,只获得了敷衍、虚伪的回应,乃至最后干脆彻底放弃任由莱奥灌醉自己……

家庭聚餐,所有人都在场,知道对方在说话,但就是无人听懂。一种“我们面对面地生活,但我们都倍感孤独”的感觉跃然纸上。

莫拉维亚构思《冷漠的人》时才16岁,历时5年终于在21岁时完工。这是莫拉维亚的处女座,一经问世便震动文坛。

如今距离《冷漠的人》问世已经将近过去一个世纪,书中所讲述的冷漠、愁闷、随波逐流、对庸常生活的厌倦等等精神症候却依旧能让当今的我们深感共鸣。

阅读莫拉维亚,其实就是在阅读我们自己。

(完)

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,并不提供资源存储,也不参与录制、上传
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请发邮件至jiangjilan803@163.com(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。)

© 2022 天天影视 豫ICP备7316582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