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影评 | 从一秒到一生,铭记这群无名英雄!

天天影视小白明星资讯人气:951时间:2022-06-27 15:30:02

 6月26日恰逢第35个国际禁毒日,《今日影评》特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察学院副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包涵,和我们一起走近缉毒警察,聆听他们的故事。

关于缉毒警察,以往我们只有通过新闻节目或者借助禁毒题材影视作品来了解。包涵从事禁毒宣传工作多年,他形容我们的缉毒警察是“平凡而伟大”。谈到为何把这两个意思相反的词结合到一起,包涵解释说:“因为绝大多数的缉毒警察,他们一生可能都在从事一些非常平凡的、我们看不见的、摸不着的工作,但是在面对重大警情时,面对重大案件时,他们能够挺身而出,实现自己的伟大。”平凡需要一份坚守,伟大的瞬间又需要一份异乎于常人的勇敢,这就是我们中国的缉毒警察们。

据了解,中国的缉毒警察平均寿命只有41岁,但他们的生命不止于长度,更在于厚度。我们常常在影视作品当中看到缉毒警察们,在最关键的一秒钟义无反顾做出以身犯险、牺牲自我的决定。《毒战》里,孙红雷面对毒贩给他提供毒品时,为避免引起毒贩的怀疑,冒着危险吸入了毒品。《非凡任务》里,祖峰替黄轩挡住了毒贩的枪,在激烈的枪战当中付出了自己的生命。《扫毒》里,“留下谁还是舍弃谁”成了刘青云一秒钟的难题。这些银幕时刻,很好地诠释了缉毒警察生命里的一秒钟,漫长而沉重,他们的生命却显得厚实而耀眼。

现实的禁毒工作当中,很多这样的一秒钟,我们的民警面对重大危险时,挺身而出、当机立断做出了最有利于案件侦破的选择,有时候代价却是他们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。包涵说道:“有一个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,他在擒拿毒贩的过程当中,把刚做完手术的伤口给撑开了,鲜血淋漓,但是他没有松手,即便回到了单位,回到了会议室,我们也马上去商量下一个一秒钟,因为那个时间是以秒来计算的,机会是转瞬即逝的,如果我们不把握住时机的话,这个案子它可能就中断在这个地方了。”

不少影视作品为了突出缉毒故事的戏剧化,会着力在缉毒警察卧底形象的刻画上,像一些潜伏数十年的卧底工作,在现实缉毒警察里面并非一种常态,由于技术的进步,现代侦察手段替代了隐匿身份办案,避免了卧底、隐匿身份这种危险系数大的办案形式。而对于卧底来讲,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情报或者帮忙锁定证据信息,而非抓捕犯罪嫌疑人。因为毒品犯罪案件有别于其他犯罪案件,毒品犯罪案件是一种互动式的犯罪,所以我们几乎很难把整个案子破完,包涵解释到:“就我是一个上线,我可能有无数个下线,而这个无数个下线,可能它有无数个上线,所以说我们什么时候收网,这些东西需要卧底去精确地把握。”

缉毒警察也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,一个小案子的侦破,可能意味着撕开了另外一个大案的缺口。电影《扫毒》里面有相应的呈现,古天乐抓住了一个层级的毒贩,上级却要求他跟踪这个毒贩,去跟更高层级的毒贩见面,此时,他就必须继续保持自己身份的隐秘性,不然自身安全会受到威胁,甚至波及亲人朋友。缉毒警察是无法把自己惊心动魄的真实经历呈现在聚光灯之下的,他们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平凡坚守,以及孤勇且炙热的禁毒之心,守卫着人民的健康安全。

在不同的禁毒岗位默默无闻,只为人民百姓多一分的安居乐业。在边防上默默坚守的战士,在戒毒所里奉献一辈子的戒毒民警,在缉私战线上奋斗付出的警察,他们没有华丽的辞藻来形容自己的动机,或许仅仅是因为穿上了警服,就肩负起了责任,只要多站在这里一秒钟,就能少一克毒品流入我们的社会,就能多避免一个人接触到毒品,就能让幸福的天空更加天朗气清。

6·26是国际禁毒日,禁毒的意识却不能局限于一天。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鸦片战争,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,导致我们白银外流、国库空虚、国防衰弱,毒品之于一个人、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,乃至于一个社会来说,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。

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先烈,不断地在禁毒战线上抛头颅洒热血,他可能会耗费一个人的一秒做一个选择,耗费一个人的一分钟让他去思考,也可能会耗费一个人的十年去让他去从事。缉毒警察是需要我们更多地去关注、去尊重的群体。也希望以后的日子里,我们能够看到更多禁毒题材相关的影视作品问世,透过一个个生动的形象,更好地了解这群默默守护着我们的无名英雄们。

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,并不提供资源存储,也不参与录制、上传
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请发邮件至jiangjilan803@163.com(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。)

© 2022 天天影视 豫ICP备73165825号